民间艺人正在认真制作泥泥狗。 中新河南网淮阳6月4日电 (秦雨茵) http://www.doggequin.cn/ 地处豫东平原的淮阳县,是中国历史传说中“三皇五帝”之首——伏羲氏建都之地。6月2日,第十一届“网上看河南”采风团走进淮阳,其中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“泥泥狗”吸引了众多记者的关注。 “泥泥狗”又称“陵狗”,是河南淮阳县泥玩具的总称,是当地独有的民间艺术品,其表现的题材十分广泛,天上的飞禽,地上的走兽无所不有,造型多达200多种,已具有数千年的历史,被海内专家誉之为“真图腾、活化石”。传说它是为伏羲、女娲看守陵庙的“神狗”,蕴含着神秘的色彩。据当地人讲,在赶庙会的时候,若购买“泥泥狗”赠送亲友,可以消灾、祛病,颇为神圣。 据了解,“泥泥狗”的产地多集中于淮阳县金庄、武庄等12个村庄,那里的村民世代有做“泥泥狗”的传统,当日,记者有幸见到了一位民间手艺人——68岁的任国伦,他在2006年被评为河南省历史文化遗产泥泥狗艺术传承人。任老说,他从6岁的时候,就学着制作泥泥狗了,至今已有60多年了。 他一边介绍一边将一团和好的胶泥黄土在手里轻轻揉捏,用秸秆在泥坯上刻画几笔,没几分钟一个朴拙的泥泥狗就已成型。“捏好的泥泥狗在阳光下晾晒两三天,然后黑色铺底,再着以青、赤、黄、白四色点线勾画,这泥泥狗就算成了。”看着一个个不同造型的泥泥狗模型从任老手下出来的,着实令记者打开眼界。 据资料显示,在6500多年前,淮阳就有大量民间艺人捏制泥泥狗的习俗,至今形象一直保持未变,作为远古的民间艺术流传至今,不仅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中的一种极为典型、罕见的艺术瑰宝,也是一种原始图腾文化的延续和拓展,仍保留着远古时期“生殖崇拜”的遗俗,折射出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血缘关系,天狼星金刚模型二代云狗安琪儿1580元,也向世人证实了民间美术与原始艺术之间同构互渗的历史事实。 而如今的泥泥狗制作,已是淮阳的一大文化特色产业,有相当一批人甘于辛苦,坚守着这一民间艺术的传承。同时,泥泥狗特殊的艺术魅力,也越来越受到人文学者、民俗专家和普通游客的青睐。(完) |